一是80.16亿的总票房再度刷新中国影史新高,电影行业迎来了龙年开门红;但另一边,春节档八部电影混战走到最后几天却有半数宣布撤档。虽然电影撤档并不是一件罕见的事,但像本次这样大规模临时撤档还是影史首次。
撤档原因也很明显:票房过于惨淡,市场两极分化严重。数据显示,四部撤档电影中票房最高的《我们一起摇太阳》票房也未过亿,《黄貔:天降财神猫》票房更是不足百万;反观《热辣滚烫》在春节档期间狂揽27.24亿票房夺得票房冠军,《飞驰人生2》也揽下24.03亿。
在春节档刷新票房记录的背景下,A股影视传媒板块持续走高,概念股涨停潮不断。但这样的盛况是否能延续?市场对电影行业的预期是否过于乐观了呢?
电影行业的三大认知误区
作为综合性艺术形式的一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影已经成为人们娱乐休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对电影产业,多数人却存在一些认知误区。
1,大制作并不等于高票房。电影业作为一种资本密集型产业,其前期的创意和制作投入需求大。虽然一般来说,高成本大制作的作品往往场面更宏大或演员阵容更豪华,能为电影带来大的市场影响力。
但影响力并不会充分转化为票房,近年来大制作票房扑街的电影频出,国内外都有不少例子。比如漫威的《蚁人3》《黑豹》《惊奇队长2》一部比一部票房低;国内《中国乒乓》几度撤档最终票房仅1亿元,远低于官方透露的3.5亿制作成本。
2,高票房并不等于高收入。按照我国的现行规范,一部电影的票房收入要先拿5%给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基金,再交3.3%的税,剩下的一大半分给院线和影院,片方真正获得的收入可能低于总票房的四成。而像春节档这样的黄金时段,往往有多部电影上映,片方为保证排片量,可能会选择分更多票房给院线,院线从可分账票房中获得的份额甚至可以提高到60%~63%,成为最大赢家。
换而言之,就算票房数字好看,落入片方口袋的钱也不一定多。以中国电影为例,公司在2021年参投出品了《长津湖》《你好,李焕英》《唐人街探案3》等知名影片,来自电影创作的营业收入达到11.58亿元,占全年总收入的20%,但毛利率仅为0.74%。
3,电影公司并不靠拍电影赚钱。比如上海电影,公司2023年上半年来着电影发行的营收仅137.8万元,占总营收比例仅0.37%。来自电影放映及其他业务的收入才是绝对大头,占比高达99.33%;万达电影2023年上半年观影收入营收占比过半,达58.84%;来自商品和餐饮销售的营收占比都有14.31%,而电影及电视剧制作发行业务的营收占比还不到6%。
除了像上海电影和万达电影这样营收依赖线下影院观影的企业,还有更多玩家聚焦于挖掘衍生产品的消费潜力。比如经典的《星球大战》系列全球总票房约102亿美元,周边商品销售金额则达到了422亿美元以上。
此外,像迪士尼这样的巨头,甚至将周边扩大升级成了主题公园。乐园不仅能让影迷继续体验电影的梦幻乐趣,也是迪士尼重要的盈利点——从2010到2018年,迪士尼的利润增长超过80亿美元,其中39%来自乐园,占比最高。
分流压力日益凸显
值得一提的是,《红毯先生》导演宁浩在近期接受采访时还提到了短视频平台对电影行业的冲击。其表示,院线电影正从周末消费转变为节假日消费,所以才会硬着头皮竞争春节档。
但实际上短视频视频平台对电影行业的影响不止于此,短视频内容的大量冲击,以及去年爆火的短剧都开始分流。作为文化内容产品,电影的核心在于给观众提供情绪价值。当观众在平时已经能获得足够的情绪价值后,去电影院的需求也就自然降低。
此外,短视频对人们还有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短视频刷多了也使得人们,鲜少有耐心看一部完整的正常的电影,其影响已经在长视频平台上得到印证。不知从何时起,倍速播放、快进已成为大家看电影、电视剧时的常规操作。
另一边,随着IPTV、数字电视、移动电视等各种传播载体技术的日趋完善,终端设备高清化、大屏化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在电影院之外的观影需求。
虽然电影院的观影体验和氛围依旧具备优势,但高昂的电影票单价,叠加性价比消费趋势的形成,也降低了人们走进电影院的意向。而正如宁浩提到的,院线电影正从周末消费转变为节假日消费。现在春节档总票房刷新影史记录并不意味着电影行业就全年可期了,在春节狂欢过后,院线电影反而可能面临很长一段时间的空窗期。
从数据来看,国家电影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电影总票房为549.15亿元,同比增长83.5%,复苏势头明显。但相比2019年的642.66亿元还有不小差距。因此,当前市场看到高票房就预期乐观,这多少是有些盲目的。
不难发现电影行业特别是制作环节,其实是典型的高风险产业,并不算好的商业模式。哪怕个别公司参投了热门影片,其业绩受益情况或并不明显,电影公司也普遍需要依靠其他业务来进行补充。
落到A股市场,随着电影市场进入赢家通吃时代,相比优质内容创作输出能力,投资影视传媒企业或更需要关注其业务发展是否均衡,以及风险抵御能力是否足够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