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忠明(烟台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教授,舞蹈教研室主任)
一到过年,扭秧歌在许多地方就成了“年味儿”的一种标志。今年春节期间,陕西榆林、山东海阳、吉林长春等全国很多地方纷纷举办扭秧歌拜大年活动,喜庆热闹的锣鼓、跃动有力的步伐让大街小巷洋溢着浓浓年味儿。
提起秧歌,人们多会将它和热闹、欢快的场景联系在一起。秧歌的创新发展关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探讨秧歌的发展,重点在于关注它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
扭秧歌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增强群众幸福感和凝聚力
秧歌是汉族民间舞蹈的重要形式,其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已在神州大地上流传了3000多年,是民间艺术的“活化石”。秧歌集歌、舞、诗、乐、戏于一体,富有浓郁的北方民族特色和浓厚的乡土气息。秧歌的舞蹈动作通常结构鲜明且富有韵律感,以模仿农民劳作为主题,动作轻快、舒展,带有一种朴实和生动的力量。在传统的祭天敬祖、过节集会活动中,男女老少随着器具锣鼓的敲击声手舞足蹈,即兴扭跳起来,以此来庆祝丰收、欢度节日、表达心愿和寄托情感。
秧歌广泛流传于我国北方地区,在汉族聚居的农耕地区尤为盛行。秧歌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与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及方言相结合而形成鲜明地方特色,其歌曲形式、演员装扮、表演形式等也不尽相同。全国最具代表性的秧歌形式包括陕北秧歌、山西秧歌、山东秧歌(鼓子秧歌、海阳秧歌、胶州秧歌)、东北秧歌等,均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因简单易学,秧歌具有广大劳动人民共同参与的特点。近年来,我国北方的很多村庄都自发组建了以村为单位的秧歌队,演员大多为本村村民,平时各自劳作,每逢节假日时就相聚在一起排练节目。在春节等重要节日,各村秧歌队走街串巷展演,不仅有常规的秧歌舞蹈节目,还有“狮舞”“鼓舞”“踩高跷”“绸舞”等多种综合表演形式,锣鼓声声、歌舞载道,不断将热热闹闹的节庆氛围推向高潮。村秧歌队演员多是彼此熟识的亲戚朋友或街坊乡邻,从而进一步增加了秧歌演出的亲切感和喜乐性质。演技精湛、人气超高的秧歌队还会受邀到邻村演出,形成村落之间文化与情感交流的重要渠道。
扭秧歌之所以受欢迎,原因在于它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增强群众幸福感和凝聚力。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秧歌舞蹈逐渐以广场舞的形式融入城镇居民的日常生活。如今,很多城镇社区组建了秧歌队并开展专业培训,不仅带动了群众的运动热情,还成为社区邻里关系的润滑剂,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社区群众的凝聚力。
通过改变呈现方式,实现传统秧歌的舞台化、现代化、典雅化
回望秧歌发展史,早年的秧歌并非如今这个模样,很多秧歌剧目都难登大雅之堂。当前,老百姓能够在秧歌中看到积极向上的形式内容,感受到纯粹的快乐,离不开一代代文艺工作者对秧歌的改造升级、创新编排。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借鉴“红色戏剧”创作的成功经验,曾对民间广泛流传的传统秧歌剧目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造出“新秧歌剧”这一独特的综合艺术形式。新秧歌剧取材于生活、服务于人民,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向百姓传达党的政策与斗争精神,成为革命根据地宣传先进思想、实施社会大众教育的重要渠道,也使得原本生存空间不断压缩、传承传播面临危机的民间秧歌剧目获得了新的生机。
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以弘扬主旋律,展现老一辈革命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为宗旨,以人民大众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先进事迹为创作内容的新时代秧歌剧目不断涌现。其中,既有气势恢宏、叙事宏大的大型秧歌舞剧,也有以新时代新农村建设模范事迹为原型的简短、精致小剧。这些秧歌剧从民间演到剧场大舞台,不断给观众带来欢乐和惊喜。
当前,越来越多的文艺工作者在民族民间舞的创作和现代舞的编排中,融入秧歌元素,通过对秧歌舞蹈动作与节奏的重组与重构,彻底改变了传统秧歌的呈现方式,实现传统秧歌的舞台化、现代化、典雅化,将秧歌推向更大舞台。近两年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类别中入围的秧歌舞蹈作品《移山》《济南的冬天》《冰凌花》《日当午》《溯·跃》等都属于这一范畴。
以秧歌舞蹈作品《冰凌花》为例,它以现代性的编舞语言表现出我国东北地区颇具代表性的冰凌花意象,傲骨破冰,雪中盛放,独自报春,展现黑土地人民坚强不屈的生命力量,用质朴的肢体语言,用舞蹈动作,赋予演员灵魂和艺术的张力,赋予东北秧歌审美风格新范式。还有秧歌舞蹈作品《日当午》,运用西方编舞观念与技法,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场景中,以男演员清晰的肌肉线条勾勒出山东汉子苍劲朴实的力量感,该作品俨然已经脱离鼓子秧歌传统的表现形式,成为一个极具“现代性”的舞台作品,但其动作编排、舞台走位、韵律呈现等又都全然属于山东鼓子秧歌的范畴,实现了鼓子秧歌的现代性表达,以震撼性的效果直击人心。
秧歌的创新发展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增添了诸多色彩。从农村到城镇,它的覆盖面越来越广,从民间到剧场,它的形式内容更加多元。人们在秧歌发展变迁中感受到的不就是生活的丰富多彩与日新月异吗?
秧歌创新发展既要扎根民间,也要拓宽舞台
秧歌艺术具有雅俗共赏的独特气质,既能成为乡间地头农民节日庆典的重要形式,也能以艺术作品形式在专业舞台上展演。雅俗共赏的特质既促进了秧歌在全国不同地域、不同群体间的流传,也形成了不同群体对秧歌艺术传承创新的不同需求与差异化态度。
有些人认为秧歌就应该保持“俗”的特质,立足乡村劳作生活,贴近农民群众;有些人认为秧歌应该更加“现代”,必须突破传统创作框架的限制,以“改头换面”的方式求得创新性发展。事实上,以上两种观点都失之偏颇,我们必须以多元的视角、包容的方式看待秧歌艺术的传承创新,促进秧歌艺术在不同类别舞台作品与不同性质民间活动中与时俱进。
一方面,要不断创新秧歌艺术的内容与形式。立足秧歌的“民间”性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充分挖掘秧歌艺术的民族民间元素,扎根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促使秧歌艺术生活化、平民化、通俗化。与此同时,文艺工作者对秧歌的舞台艺术转化责无旁贷,要不断增强东西方文化艺术对话,增强东西方艺术形式的融合碰撞,助推中国秧歌走向国际舞台。
另一方面,要拓展秧歌艺术的呈现形式,以秧歌为文化纽带,开展丰富多样、参与性强的大众文化活动。秧歌艺术的传承不仅要依靠民间老艺人的坚守,更离不开年青一代的认可与参与。可借鉴近几年“村超”“村BA”等新型农村文化活动的举办经验,推动北方乡村开展以秧歌为中心的“村舞”交流活动。这既可以促进乡村文化建设,丰富当地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又有助于秧歌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同时还可吸纳周边城镇居民参与乡村文化旅游,带动当地经济收入,实现一举多得的发展效果。
《光明日报》(2024年02月21日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