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正在加快建设公园城市,深入实施“千座公园”计划,持续推动绿色空间扩容、开放、融合、共享。
前不久,首届市绿化市容行业科普活动创新大赛成功举办。进入决赛的28个项目,不仅让一批爱琢磨、勤实践的科普先锋站上舞台、展示风采,也让市民通过它们看到——
上海的绿化市容科普事业已蓄力多年,正持续为实现一个更具活力的“绿色上海”打开新局面。
在这片热土上已涌现一些跨界新尝试,有望成为推动上海生态文明建设更上一层楼的新典范。
记者 柳森
把市民引出家门 城市就是大课堂
一个细雨窸窣的下午,黄浦江畔,位于瑞宁路99号的徐汇滨江党群服务中心一楼报告厅人头攒动、火力全开。
这里是2023首届市绿化市容行业科普活动创新大赛决赛现场。大赛由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主办,历经近3个月的申报和初赛评审,从31家申报单位的46个项目中脱颖而出的28个项目,将经由项目汇报和现场问答两个环节,完成最后的角逐。
记者看到,大部分参赛单位的代表作都是从小而美的项目启航,把它们做深、做透则是“作品”向“精品”进阶的必经之路。
位于杨浦区的黄兴公园种植有80余种香草植物。今年,公园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资源,在园内开辟出一处可食、可玩、可学的自然教育配套空间——“迷香花园”,融植物科普教育、种植体验、文化衍生于一体,针对学龄前儿童(3—6岁)及青少年(7—11岁)分别开发出“闻香识草”系列科普活动。
上海滨江森林公园从蚯蚓入手,打造“土壤里的动物世界”系列活动。公园不仅联合海军军医大学拍摄了5集蚯蚓科普视频,通过3个线上平台(公园官方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哔哩哔哩官方号)分段定时推送发布,还在“上海滨江森林公园乐享节”期间举办线下科普讲座,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提高公众对蚯蚓的保护意识,引导大家参与蚯蚓生境的保护和恢复工作。
上海共青森林公园打造“森林里”特色生物科普项目,通过微纪录片、短视频、游园导赏、科普课程等多种彼此呼应的形式,鼓励公众用人与动植物共享自然的全新视角,看待公园里形色各异的“居民们”。该项目贯穿一整年,每个月选取一名当家的“生物明星”,开展面向公众招募的系列科普活动。
上海古猗园自2008年起每年举办荷花展,长期开展荷花睡莲引种、养护、应用配置研究工作。去年四五月间,园方将首批莲子及种植土定向推广至南翔地区防疫志愿者及碗莲爱好者群体,组建了上海古猗园碗莲养成活动交流群,通过直播开展碗莲种植和养护教学。
今年,他们从屡获大奖的原创植物科普绘本《一颗莲子的奇妙旅行》中汲取灵感,结合碗莲物候与荷莲文化内涵,开发了多种不同版本的材料包和教学教具包,将“碗莲养成计划”和科普课程推向全年龄段的花友。
深耕细挖、发挥特长、持续迭代、不同主题的项目成系列地推出,成为大部分项目走过初创期的标志。
“暗访夜精灵”是上海植物园的王牌夜游活动,截至2022年底已举办了14届,深受游客的喜爱。如今,围绕着“夜精灵”主题,不仅有线下活动,更有线上科普夏令营、“夜精灵家族”IP形象及衍生品等。联合小荧星集团共同创编的多媒体音乐科普舞台剧《夜精灵奇遇记》能够同时适应沉浸式音乐剧演出和镜框式舞台音乐剧演出两种呈现效果,提供在线、在场、在播三种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多种学习方式。循着“珍稀濒危树木AR打卡小游戏”,游客们不仅能够找到园内22种珍稀濒危树木,还能参加相应的限时打卡定向赛活动。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一方面立足上海特色与历史资源积累,推出“上海古树名木保护主题展”“城市树木保护行动自然教育系列课程”,激发全社会共同保护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另一方面,今年全新推出的“探秘城市中的自然”科普体验项目以探寻城市生态足迹为主题,通过广受市民欢迎的定向赛、城市行走和自然笔记等形式,带领市民认识城市生态之美。
决赛犹如“八仙过海”现场。28个项目不仅带来一场高质量的绿化市容科普盛宴,更展示了各自“把市民引出家门,把城市化作大课堂”的智慧,为整个行业的同道搭建起一个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
拿下3个一等奖的团队做对了什么
由于是首届,很多参赛单位都铆足了劲,派出积淀最深厚的项目参赛。决赛现场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
每个项目完成汇报并接受提问后,评委会根据项目在“创新性”“科学性”“传播性”“教育性”“协同性”“现场展示”等方面的表现予以综合打分(总分100分)。得分在90以上的项目“扎堆”且分数咬得很紧,总分排名前六的项目获一等奖。
最终结果公布,有家单位一举拿下3个一等奖。这3个获奖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均来自同一个团队——上海辰山植物园科普宣传部。
实际上,上海辰山植物园科普宣传部(以下简称“科普部”)不过7名成员,平日里有分工、有合作,科普创作与翻译、志愿者管理、周末科普活动策划、科普研学、各级科普基地申报与管理、科普标识设计与维护、科普影院管理等多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科普部部长王西敏告诉记者,这次参赛的三个项目是在众多项目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它们各有侧重,但合在一起,可以体现出科普部同仁研发科普活动的内在逻辑和理念。”
理念先行,并保持对国内外科普教育、自然教育理念的学习与研究,是科普部研发活动的重要基础。以此番获奖的三个项目为例,“‘小植物学家’训练营系列研学课程”的创意源于团队发现,当下绝大多数科普教育活动、自然教育活动都是一次性的。由于策划者在立项伊始,就有意无意地把活动“限定”为一次性,参与者在活动结束后就离开场馆或者直接回家了,即便有未尽的余兴,也只好被动地接受。
王西敏和同事们看到,这几年有很多积极的变化在发生。尤其是,青少年及其家庭,走向户外和大自然、接触自然教育和生态教育的需求渐趋旺盛,大家对更好地认识自然、与自然为友充满了渴望。而相关的科普理论研究显示,一旦受众有机会持续地参加一个系列活动而非单次活动,整个过程对其产生的影响和助益会愈发深刻。
“孩子们可以一次次地参加各种课外学习,我们为什么不能想些办法,把辰山植物园也变成一个值得他们一来再来、流连忘返的好地方呢?”王西敏和同事们决定一试。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四堂课,希望带着孩子们学会像植物学家那样观察、思考、实践的系列研学课程应运而生。
另一个获奖项目“校园植物课堂”的发起,源于团队对“植物盲”现象的反思。
“植物盲”专指那些对身边的植物丝毫不感冒、不关注的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植物是作为“背景”存在的。现在很多校园里常年打理、维护着各种植物。“如果老师、学生每天在它们身边经过,却丝毫萌发不了走近和了解它们的兴趣,是很可惜的。如何更好地挖掘校园植物资源,让学生从身边的植物开始关注自然,是一个非常值得尝试的领域。”王西敏说。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校园植物课堂”开辟出了“植物园+校园”科普新模式。截至今年10月,共有长三角地区800余所中小学校报名参与校园植物课堂。项目为150余所中小学及幼儿园挂上了定制的植物铭牌,为430多所学校寄送了种子教具盒,为350多所学校寄送了马兜铃种植套装,前往100余所学校开展植物科普讲座,覆盖线上及线下听众39000余人。
看着这些足以令执行者骄傲的数据,记者好奇,仅靠人力有限的科普部团队,何以能够做到?
原来,该项目一改通过学校向老师“下达任务”的传统模式,转而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活动信息发布和招募,寻找真正对项目感兴趣的老师,再由老师推动学校来支持这个项目。这样一来,参与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保障。
而在推进项目的过程中,科普部团队不作“教导”,只作“支持”,为教师提供活动的支点。比如,项目明确校园树木的调查和挂牌工作由老师组织学生来完成。辰山植物园方面负责校园树木的鉴定和植物铭牌的制作和邮寄。
有了这样的“支点”,老师们可以更自信地组织植物调查、树木挂牌等各种活动。同时,学校在科技月、文化周等活动中如有需求,可以邀请来自辰山植物园的科普工作者开展讲座,成为学校整体活动的一部分。
为了给老师们提供更好的支持,科普部工作人员还建立了微信群。作为群的管理者,他们除了及时回复老师提出的各类植物问题,还会邀请经验丰富的老师回答群友的提问。“为了增强社群黏性,我们还先后在植物园内组织了多场教师参访活动。”项目负责人寿海洋介绍。
获奖项目“植物生态修复与我们的生活”则体现了科普部对“一线科普内容不能及时反映最新的科研成果”现象的反思与突围。
辰山植物园长期以科研立身,追求科研与科普两翼齐飞。“植物生态修复与我们的生活”系列课程围绕“身边的垂直绿化技术”“关注身边的行道树”“海绵城市的理念和绿化技术实践”“城市中的湿地生态系统”四大主题,将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辰山植物园的科研成果融为一体。课程因活动形式多样,注重参与式学习,又和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不仅获得了参与课程的学生们的好评,也成为他们萌发后续科创课题研究意向的启航地。
把有趣有料的科普活动变成公园的“标配”
“项目和国际先进同行之间的差距在哪里”“未来继续发展的潜力如何”“有无可能继续打磨、升级,成为让全年龄段人群都可以从中获益的活动”……这些经由评委们在现场抛出的问题,既是项目评审的需要,也投射出公众对于上海绿化市容科普更上一层楼的期待。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上海公园城市建设的推进,增加公园数量、面积,为市民提供更多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绿野佳境是“表”,完善公园的服务功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休闲、文化、教育、科普的新期待、新需求是“里”。为此,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以下简称“市绿化市容局”)大力推动“公园+”开放融合,科技管理部门积极组织“公园+科普”系列活动,加强行业科普顶层设计。
今年5月,由市绿化市容局联合市科协共同打造的“公园+科普——来吧!葩科!LAB!PARK!”系列活动就是其中一例。LAB代表实验室,PARK代表公园,旨在以公园为展示载体,导入科研院所、高校的科研平台资源及各类科技协会、学会的科普资源,拓展科普阵地和载体,形成“公园+科普”融通链。
活动开幕当天,拥有百年历史积淀的复兴公园成为热力四射的“科普实验场”,不仅迎来全市范围内的科学爱好者、科普达人,也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
上海材料研究所的展位有“材”有“料”。上海石墨烯产业技术功能型平台带来“烯”世之材。上海大学展示了机电工程和自动化。东华大学展示了复合材料的神奇。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联合黄浦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进行碳中和方面的展示。上海电信展示了智能设备。上海市林业总站、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上海市公园管理事务中心、上海植物园、上海辰山植物园和上海动物园等均展示了各自的特色项目。
活动现场,“公园+科普——来吧!葩科!LAB!PARK!”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受聘、赠书仪式将气氛推向了高潮。
首批专家指导委员会由院士、行业专家11位组成,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晓亚,中国工程院院士蒋昌俊、曾溢滔,辰山植物园文化园长陈丹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曾凡一,中国科协“十大科学传播人物”之一王韬,第十四届上海市大众科学传播新锐人物傅昇岽等。他们受邀为上海“公园+科普”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导与助力。
记者从市绿化市容局获悉,今年,除了形成“公园+科普——来吧!葩科!LAB!PARK!”主题品牌,该局还打造了首批4个“公园+科普”示范区和6个科普小屋,全年举办活动260余场,受益人数超10万。
可以想见的是,在不远的未来,在各路“科普先锋”的努力下,对于上海市民而言,不仅“开门见绿”令人心生欢喜,随着有趣有料的科普活动成为公园的“标配”,“人、城、境、业”将在公园城市建设的进程中实现无界融合。这样的生活方式不仅令人期待,也将成为一个更美丽的上海温暖底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责任编辑 :支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