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彩娜
“大干三五年,奋力过万亿。”
日前,扬州市委书记王进健在全市产业科创名城建设推进会上表示,扬州到2025年实现工业开票过万亿元,“十五五”期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元,书写千年古城新的荣光。
因漕运而兴,因盐市而盛,扬州自古以来就是繁荣的商业中心和文化重镇,“烟花三月下扬州”“春风十里扬州路”“万商落日船交尾”……道尽扬州的繁荣盛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曹聚仁在《上海春秋·开埠》中提到,“中国历史上,最悠久、最热闹的大城市,正是扬州,并非上海。”
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扬州的辉煌逐渐消退,成为泯然于众的二三线城市。“扬州地处江苏中部,发展也处在江苏中游。”在江苏省13个设区市经济总量排行榜中,扬州长期位列第七,经历着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的尴尬现实。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江苏省已有苏州(23958亿元)、南京(16908亿元)、无锡(14851亿元)和南通(11380亿元)四座万亿之城,以及常州(9550亿元)、徐州(8458亿元)两座准万亿城市,扬州(7104亿元)、盐城(7080亿元)处于第三梯队。今年上半年,扬州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17.36亿元,同比增长6.2%,较一季度走高1.1个百分点,继续保持省内第七的位置。
冲击万亿之城,扬州底气何来?制造业是一座城市安身立命之本、永续发展之基,加快建设制造强市是持续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系,也是扬州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的最大底气。
近年来,扬州市锚定产业科创名城建设“主航道”,统筹巩固传统优势产业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双跑道”,集中力量建强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已取得明显成效。工信部下属单位中国信通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发布的《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报告(2022年)》显示,扬州位列全国50强城市榜单的第28位。
产业兴则城市兴,创新强则城市强。近日,扬州市发布《加快建设制造强市行动方案》《扬州市六大主导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等一揽子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坚定不移筑牢制造业根基,聚焦6大主导产业集群和13条新兴产业链,实施创新强基、转型升级、招商强链、壮企强企、布局优化、治理创优六大行动,着力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扬州能否重拾昔日荣光?尚需时日,但是已有曙光闪现。比如,今年1-8月,扬州全市新开工制造业重点项目153项,同比增加55项,环比增加17项,已完成年度目标的102%,超序时35个百分点,进一步夯实扬州先进制造业发展根基。
更大力度的政策举措亦在积极谋划。高标准筹建航空科技扬州实验室,每年滚动建立100家国家级、200家省级种子企业培育库……扬州市日前推出《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实施意见》,增补提出了诸多具有“扬州特色”的政策措施,最大限度改善市场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增强内生动力,巩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惯性”,继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正如王进健在全市产业科创名城建设推进会上所强调的,“我们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把建设产业科创名城作为重中之重,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